某药厂进了一批“天然天竺黄”,因药检人员以前没有检验过,拿来让我鉴定一下。我看了看样品,与天竺黄性状明显不同,是“竹黄”(“竹黄菌”),为真菌类药材,中医临床很少使用。
古籍记载天竺黄“生天竺国,今诸竹内往往得之”,故名天竺黄,又名天竹黄。宋代药学家寇宗奭曰“此是竹内所生,如黄土着竹成片者”。天竺黄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;性味甘,寒,归心、肝经;具有清热豁痰、凉心定惊功能,用于热病神昏、中风痰迷,以及小儿痰热惊痫、抽搐、夜啼等症;用量3~9克;产于云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,越南、印尼等国也产;秋、冬二季采收,砍取竹竿,剖取天竺黄。
天竺黄药材为不规则的片块或颗粒状,大小不一;表面灰蓝色、灰黄色或灰白色,有的洁白色,半透明,略带光泽;体轻,质硬而脆,易破碎;吸湿性强;气微,味淡;置水中有气泡产生,不溶于水,舐之粘舌。质量以块大质细、色白、光亮、吸湿力强者为佳。
天竺黄的理化鉴别比较简单产,其一是取本品适量,炽灼灰化后,残渣中加盐酸与硝酸的等容混合液,滤过,滤液加钼酸铵试液,振摇,再加硫酸亚铁试液,即显蓝色。其二是取滤纸1片,加亚铁氰化钾试液1滴,待干后,再加本品盐酸溶液1滴、水10滴与0.1%茜红的乙醇溶液1滴,置氨蒸气中熏后,滤纸上可见紫色斑中有红色的环。
现在市场上销售的“人工天竺黄”,系以硅酸盐类凝胶等为原料制备而成,为不规则形的小块,多具棱角,类白色或黄白色,体轻质稍硬,碎断面类白色;吸湿性较强,有粘舌感;气微味淡;功效同天竺黄。由于天竺黄资源短缺,人工天竺黄自上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临床上常替代天竺黄药用,但并未被《中国药典》2010年版收载,仅有部分地区的中药材(或饮片)地方标准有收载,各地医院中药房及药店在进货时要注意。
竹黄别名竹黄菌、淡竹黄、竹三七、竹参、竹赤团子,来源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P.Henn.的子座;生长于竹林中细竹枝上;产于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、福建、贵州等地;味淡,性平;可化痰止咳、活血祛风、利湿,用于咳嗽痰多、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等症。本品呈不规则瘤状,略呈椭圆形或纺锤形,表面浅粉红色,长1.5~4厘米,宽1~2.5厘米;背部隆起,有不规则的横沟,基部凹陷常残留有细竹枝;质疏松,易折断;横断面略呈扇形,外层粉红色,内层及基部色浅;气特异,味淡;酒精浸泡溶液呈红色(橘红色)。